篮网正式裁掉曾凡博,NBA 中国赛 10 分钟出场成其短暂篮网生涯缩影

2025-10-16 10:05:48

  北京时间 10 月 16 日,布鲁克林篮网队官方宣布裁掉中国球员曾凡博,这则消息为他短短 23 天的 NBA 季前赛征程画上句号。尽管外界早有预判,但当结果正式公布时,仍让关注中国篮球海外发展的球迷陷入思考 —— 这次短暂的 NBA 经历,究竟为 22 岁的曾凡博带来了什么?他的职业篮球之路又该走向何方?​

  一、23 天边缘处境:Exhibit 10 合同下的 “双重属性”​

  从签约到离队,23 天的时间里,曾凡博的处境始终处于篮网队阵容的 “边缘地带”。9 月 23 日,他与篮网队签下的 Exhibit 10 合同,本身就带有鲜明的 “试训性质”—— 这类合同通常用于球队考察边缘球员,同时也暗含商业合作的考量,尤其是在 NBA 中国赛即将开启的节点,曾凡博的中国球员身份能为赛事带来更多关注度。​

  篮网队在官方声明中 “陪伴受伤后再次站上球场” 的表述,看似温情,实则暗藏关键伏笔。这句话既肯定了曾凡博带伤追梦的努力,也间接点出他尚未完全恢复的身体状态 —— 这一隐患,成为后续影响他留队的重要因素。从合同性质到球队表态,不难看出,曾凡博此次篮网之旅,从一开始就面临着 “先天不足” 的挑战。​

  二、赛场表现见差距:10 分钟亮相暴露核心问题​

  赛场上的实际表现,更直观地反映了曾凡博与 NBA 赛场的差距。今年 NBA 中国赛首场,他获得 10 分 06 秒的替补出场时间,这是他此次篮网生涯中唯一一次正式亮相,却未能抓住机会证明自己。​

  数据层面,他未能完成一次出手,得分、篮板数据均为 0,仅收获 1 次抢断,却伴随着 3 次犯规。这份 “尴尬数据单” 背后,暴露的是更深层的能力短板:在 NBA 级别的高强度对抗下,他进攻端缺乏出手自信,面对防守球员时多次犹豫错失机会;防守端则因判断失误频繁失位,3 次犯规中有 2 次是因跟不上对手节奏而被迫犯规。​

 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后续的出场安排:中国赛第二场,他直接未能进入球队激活名单,全程坐在替补席;截至裁掉消息公布时,篮网队今年已进行的 3 场季前赛中,他仅亮相 1 次,出场时间排在全队末尾。这些细节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:他从未进入篮网队的长期计划。即便获得有限出场机会,他也完全游离在球队战术体系之外 —— 既无法参与进攻端的传导配合,也难以在防守端跟上队友的轮转节奏,最终被裁成为必然结果。​

  三、伤病后遗症:腰椎骨折未愈的 “隐形枷锁”​

  伤病的后遗症,是曾凡博此次未能发挥实力的重要客观原因。今年 4 月的 CBA 季后赛中,他遭遇腰椎左侧横突骨折,这一伤病对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、身体协调性影响极大 —— 核心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跳高度下降、投篮稳定性变差,而身体协调性受损则直接影响防守端的横移速度。​

  尽管曾凡博在休赛期进行了康复训练,但从 NBA 赛场的表现来看,身体状态显然未恢复到最佳。进攻端,他的起跳高度明显不足,原本擅长的外线投篮因核心发力不稳而失去准星;防守端,横移速度变慢让他难以跟上 NBA 锋线球员的突破节奏,这也是他犯规增多的重要原因。要知道,NBA 锋线球员平均每场要进行数十次高强度对抗,尚未完全康复的身体,让曾凡博难以承受这样的比赛强度,进而陷入 “状态下滑 — 出场减少” 的恶性循环。​

  四、未来双路径:留美蛰伏与归国深耕的选择​

  被裁并非职业终点,反而为曾凡博提供了重新审视职业方向的机会。目前,两条清晰的发展路径摆在他面前,各有优劣,也考验着他的选择智慧。​

  (一)留美征战发展联盟:短期阵痛与长期机遇​

  按照联盟规则,曾凡博被裁后,其发展联盟签约权已自动转移至长岛篮网队(篮网队下属发展联盟球队)。若选择留美征战发展联盟,他将面临 “短期阵痛”—— 发展联盟年薪仅约 10-15 万美元,远低于 CBA 的薪资水平,且竞争同样激烈,每天都要面临被淘汰的风险。​

  但这条路径也暗藏 “长期机遇”:发展联盟能提供更充足的比赛时间,他可以针对性地弥补短板 —— 比如通过力量训练增强核心能力,在实战中优化进攻选择、提升防守判断;同时,发展联盟与 NBA 的战术体系、比赛节奏高度衔接,能帮助他进一步适应美国篮球的风格,为未来再次冲击 NBA 积累资本。参考此前卡鲁索、里夫斯等球员从发展联盟起步最终立足 NBA 的案例,这条道路虽难,却并非没有可能。​

  (二)回归 CBA:熟悉环境中的 “稳定提升”​

  国内的 CBA 联赛,则为曾凡博保留了一条 “稳定退路”。此前,北京队已为他完成新赛季预注册,这意味着只要他选择回归,无需担心 “无球可打” 的问题,且能直接获得核心球员的待遇。​

  回顾 24-25 赛季 CBA 常规赛,曾凡博的表现足以支撑他的核心地位:共出战 37 场,场均出场 28.1 分钟,能交出 14.6 分 4.7 篮板 1.9 助攻 1.5 盖帽的全面数据,三分命中率更是达到 41%。回归 CBA 后,他可以在熟悉的战术体系和比赛节奏中,逐步恢复身体状态 —— 无需再承受 NBA 级别的高强度对抗,能更从容地进行康复调整;同时,通过稳定的出场时间,他可以进一步打磨技术细节,比如提升持球突破能力、优化防守端的协防意识,甚至有望带领北京队向总冠军发起冲击。​

  五、成长必修课:挫折背后的启示与未来期待​

  目前,曾凡博工作室已明确表示,他将先返回美国,专注于将身体恢复到 100%,再评估后续计划。对于他而言,当下最关键的任务是养好身体 ——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,才能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掌握主动权,无论是留美还是归国,健康都是一切的前提。​

  22 岁的曾凡博,正处于职业篮球生涯的上升期,此次篮网之旅的挫折,更像是一堂深刻的 “成长必修课”。在职业体育的世界里,“试错” 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,重要的是从挫折中吸取经验:明确自己与 NBA 的差距(如对抗能力、战术理解),找到需要提升的方向,而非沉溺于失败情绪。​

  未来,若他能针对性地弥补短板,保持对篮球的热爱与执着,无论选择哪条道路,都有机会在职业赛场上绽放光芒。而对于中国篮球而言,曾凡博的尝试也为年轻球员提供了重要参考:冲击更高水平联赛固然值得鼓励,但需客观评估自身实力与身体状态,避免盲目追梦;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,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提升,才能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​


标签: 篮网  曾凡博  篮球  

足球录像
足球集锦
Theme Customizer

Theme Styles